
期刊简介
《转化医学杂志》是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国内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内的专业性期刊(CN 10-1042/R,ISSN 2095-3097),双月刊,每双月20日出刊。本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卫生部主管,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主办,第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任主任委员,海军总医院钱阳明院长担任本刊主编,采用同行评议评审论文,面向全国各级医务工作者。本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、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、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、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、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等收录;获中国期刊方阵军队双效科技期刊。
办刊宗旨:遵循国家和军队出版相关法律法规,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、临床与基础相结合,适时追踪医学热点,着重介绍转化医学领域的新进展。突出反映基础医学、药学、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临床医学、预防医学及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,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,以提高军地伤病员的医疗救治、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水平为目的。
稿件录用范围主要为:着眼当前基础医学和临床技术的发展,研究新条件下转化医学建设的理论,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动态、新技术和新方法等;具体包括:基础-临床-预防转化整合;临床-康复-预防转化整合;药学-临床-预防转化整合;军事医学的应用;中医-西医相互转化整合等。
镇痛药市场暗流:阿司匹林剂型之争
时间:2025-08-21 16:14:33
镇痛药市场的棋盘上落下一枚关键棋子。17亿规模的阿司匹林赛道正经历微妙震动,犹如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——某药企研发中心灯光彻夜未灭,实验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正编织着改变行业格局的密码。
经典药物遭遇新变局
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在全球镇痛领域始终稳居前排,其肠溶片剂型在国内公立医院终端的年销售额已突破9亿元关口。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有超过2.5万盒药物通过医疗机构的窗口递到患者手中,缓解着从术后疼痛到慢性炎症的各种不适。但看似稳固的市场结构正在产生裂纹,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近期披露的申报信息显示,三家本土企业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在双层缓释片等高端剂型研发上。
剂型迭代暗藏技术玄机
传统肠溶片如同定时闹钟,只在肠道特定酸碱环境中释放药物。而新玩家押注的缓释技术更像精密的瑞士手表,通过多层包衣实现12小时匀速释药。这种技术突破带来的不仅是血药浓度曲线更平稳,更意味着胃肠道出血风险可降低约30%——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关节炎患者而言,这种改良相当于给脆弱的胃黏膜加了层防护罩。
政策东风催生突围机遇
带量采购常态化背景下,高端复杂剂型犹如拿到护身金牌。某省最新集采文件明确将缓释剂型与原研药划入同一质量层次,这种政策倾斜如同为创新者打开专用通道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三级医院疼痛科近三年采购数据揭示,医生处方正呈现「基础剂型守存量,高端剂型抢增量」的明显分野,这给后来者留出了弯道超车的空间。
产能暗战背后的博弈法则
争夺国产第二席位的较量已从实验室蔓延至生产线。行业内部人士透露,某入围企业斥资2.3亿元改造的智能化车间即将投产,其采用的微丸包衣技术能使药物粒子均匀度控制在±5%以内——这相当于在毫米级药粒表面进行纳米级精雕。这种制造精度的跃升不仅关乎产品稳定性,更直接决定着能否拿下三甲医院的准入门票。
市场重新洗牌的前夜躁动
现有头部企业的财报电话会议记录显示,管理层已将研发费用占比从8%提升至12%,这如同围棋高手在关键位置的连环落子。而新晋者则通过与互联网医疗平台共建患者随访系统,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。第三方数据显示,使用智能用药提醒服务的患者依从性提升27%,这种用户黏性可能成为打破既有格局的破壁锤。
这场围绕17亿市场的争夺战,表面是剂型创新的技术较量,实质是产业链综合实力的全面比拼。当行业目光都聚焦在「国产第二」的标签时,真正的胜者或许正在酝酿超越剂型局限的下一代镇痛方案——毕竟在医药创新的长跑中,暂时的领跑者从不是终局裁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