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期刊简介
《转化医学杂志》是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国内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内的专业性期刊(CN 10-1042/R,ISSN 2095-3097),双月刊,每双月20日出刊。本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卫生部主管,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主办,第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任主任委员,海军总医院钱阳明院长担任本刊主编,采用同行评议评审论文,面向全国各级医务工作者。本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、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、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、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、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等收录;获中国期刊方阵军队双效科技期刊。
办刊宗旨:遵循国家和军队出版相关法律法规,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、临床与基础相结合,适时追踪医学热点,着重介绍转化医学领域的新进展。突出反映基础医学、药学、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临床医学、预防医学及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,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,以提高军地伤病员的医疗救治、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水平为目的。
稿件录用范围主要为:着眼当前基础医学和临床技术的发展,研究新条件下转化医学建设的理论,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动态、新技术和新方法等;具体包括:基础-临床-预防转化整合;临床-康复-预防转化整合;药学-临床-预防转化整合;军事医学的应用;中医-西医相互转化整合等。
2025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启动 三大变化引关注
时间:2025-08-25 10:42:14
近日,北京、上海两地人社局相继发布2025年度卫生高级职称申报通知,标志着新一轮职称评审工作正式启动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面审环节新增临床病例三维重构演示要求,论文答辩采用"双盲抽题"模式,这些变化让不少申报者感到既期待又紧张。
申报时间轴与关键节点
北京市申报窗口期为3月15日至4月30日,上海市采用分批次受理方式,三甲医院骨干医师通道3月1日已开启。错过申报时间就像错过高铁班次,即便材料再优秀也无法补票。两地均要求继续教育学分达到25分以上,相当于完成约200学时的专业培训。
面审环节的三大革新
今年最显著的变化是新增数字化诊疗能力考核。申报者需在10分钟内,通过医疗影像系统完成典型病例的三维重建演示。这就像要求厨师不仅要会做菜,还要能解析每道工序的分子结构。专家评审组将重点观察病例选择的典型性、重建操作的规范性以及临床思维的逻辑性。
论文答辩的双盲机制
取消以往提前公布答辩题库的做法,改为现场随机抽取临床场景题+基础研究题组合。评审专家库增加省外专家比例至40%,申报人与评委双向匿名。这种设计就像学术版的"盲品测试",真正考验申报者的临场应变能力。建议提前准备3-5个典型病例的完整诊疗逻辑链,并熟记自己近三年论文的核心数据。
材料准备的避坑指南
北京要求提交的DRG分组诊疗案例中,必须包含2例以上疑难病例转归分析。上海则特别看重多学科协作(MDT)参与证明,建议用甘特图形式展示在病例救治中的具体贡献。材料审核如同过安检,任何模糊不清的复印件、未盖章的协作证明都可能触发"人工复检",导致评审进度滞后。
继续教育学分换算技巧
参与国家级学术会议每次可获3分,但线上会议折半计算。发表SCI论文可兑换15分,不过要注意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区别。就像集邮不能只盯珍稀票种,聪明的申报者会组合使用论文发表、技术帮扶、教学带教等多种方式攒够学分。
两地通知均强调破除"唯论文"倾向,上海市特别列出可替代成果清单:包括主导制定的诊疗规范被省级以上机构采纳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获得省级表彰等。这些变化传递出明确信号——职称评审正在从"笔杆子"竞争转向"真本事"较量。
面对越来越精细化的评审标准,建议申报者建立三个清单:成果证据清单(按评分标准逐项对标)、时间管理清单(细化到每周准备进度)、风险预案清单(如遇材料驳回的快速响应方案)。距离申报截止还有足够时间,但需要像准备手术方案那样严谨规划每个步骤。